2014, 12(6):783-787. DOI: 10.11805/TKYDA20140601
摘要:太赫兹波在粗糙金属球面散射中相干散射与非相干散射同时存在。在低频端散射主要为相干散射,而相干部分随球表面粗糙度增大迅速递减;在高频端散射主要为非相干散射,且散射结果与辐射的分布方式及分布规律有关,结果通常不是唯一的。高端与低端的散射结果通常相差很大,但当粗糙金属球表面的粗糙度服从高斯分布时,高频端雷达散射截面的结果与低频端雷达散射截面的结果近似一致。
2014, 12(6):788-791. DOI: 10.11805/TKYDA20140602
摘要:为340 GHz返波振荡器设计了输能窗,并对其进行了设计分析及仿真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窗在327 GHz~347 GHz频段内的反射系数优于30 dB。对窗片进行金属化,焊接输能窗,封接出气密性良好的输能窗,对输能窗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窗在333 GHz~367 GHz频段内反射系数优于10 dB,其中,在336 GHz~344 GHz频段内优于15 dB,传输损耗7 dB左右。对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偏差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优化输能窗奠定基础。
2014, 12(6):798-803. DOI: 10.11805/TKYDA20140604
摘要:在0.14 THz,0.22 THz和0.34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研制的基础上,讨论了0.41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设计与加工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了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弯曲处直角弯曲与半圈弯曲、方形电子注通道与圆形电子注通道对色散特性、耦合阻抗、带宽、冷损耗和增益的影响。考虑了慢波结构中增加理想衰减器对该行波管带宽和增益的影响,得到了0.41 THz折叠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的初步设计方案,为太赫兹折叠波导行波管的继续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2014, 12(6):804-806. DOI: 10.11805/TKYDA20140605
摘要:半导体激光二极管触发下砷化镓(GaAs)光导开关工作于雪崩模式,为此设计了异面体结构的GaAs光导开关以提高开关场强。设计的开关芯片厚度为2 mm,电极间隙为3 mm,利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对开关进行触发实验。当开关充电电压超过8 kV后,开关输出脉冲幅度显著增强,输出脉冲前沿快于光脉冲,开关开始雪崩工作模式。随着开关电场不断增加,开关输出电压幅值也线性增加,但开关输出波形没有改变。对开关抖动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显示开关偏压对抖动影响很大,随着开关偏压增加,开关抖动减小,当开关偏压升至15 kV时,开关获得最小抖动约500 ps。
2014, 12(6):807-812. DOI: 10.11805/TKYDA20140606
摘要:分析了数字接收机中频载波的频率对系统测距精确度的影响,当载波频率为伪码速率的整数倍时,测距值会有较大抖动;在分析载波频率、伪码速率和采样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得出设计高精确度伪码扩频测距系统时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以确定不适合作为中频载波频率的频点,对伪码扩频测距系统的设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2014, 12(6):813-816. DOI: 10.11805/TKYDA20140607
摘要:针对混合型单片机应用中数据捕获率不足问题,在分析其机理及原因基础上,采用外置高速模数转换器(A/D)与单片机的串行通用接口(SPI)构成串行采集存储结构。利用单片机所提供的时钟源将数据捕获率由200 ksps提高到780 ksps,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轴过载测量总体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SPI总线时钟速率,可将数据捕获率进一步提高到2.5 Msps,这将作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4, 12(6):817-820. DOI: 10.11805/TKYDA20140608
摘要:通过建立系统的互感耦合模型,对串并联(LCL)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软开关频率会因负载的变化而改变。针对这种特性,基于FPGA设计了一种闭环频率跟踪方法,经实验验证,当负载在较宽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该方法可使系统原边逆变器的工作频率跟踪系统的软开关频率,确保了逆变器开关管工作在零电流开关(ZCS)切换模式。
2014, 12(6):821-825. DOI: 10.11805/TKYDA20140609
摘要:基于带宽、延时、计算等因素,传统多传感器检测以分布式为主,其特点是单传感器根据局部观测做出二元判决并传输给融合中心进行融合。单站条件下,高速通信网络和高性能服务器的应用逐步克服了制约集中式检测的约束,通过融合单传感器的局部观测提升检测性能,避免了大量原始信息的损失。基于最小风险准则推导了分布式检测与集中式检测的算法原理,分析了两种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特点与难点,结合单站条件下多雷达联合检测探讨了集中式检测在工程实现时所需考虑的因素。
2014, 12(6):826-831. DOI: 10.11805/TKYDA20140610
摘要:为了改善存在信道误差、空时相关条件下多用户多入多出(MIMO)系统的性能,给出了一种基于信漏噪声比(SLNR)的鲁棒预编码算法。通过推导空时相关信道环境下信道向量的条件均值和协方差,分别建立了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和接收端信道状态信息(CSIR)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推导了收发两端信道状态信息(CSI)均不理想情况下的鲁棒SLNR预编码以及相应的接收滤波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空间相关性、时间相关性以及信道误差均具备一定的鲁棒性。
2014, 12(6):832-836. DOI: 10.11805/TKYDA20140611
摘要:针对与线性分组码级联的矩阵交织器,提出了一种矩阵交织参数盲估计方法。首先构造数据矩阵,确定交织深度的整数倍;再进行一维假设确定交织偏差;最后对交织深度和交织宽度进行二维搜索,对数据进行解交织,确定这2个参数,实现了矩阵交织不同交织深度下参数的盲估计。该方法适用于任何交织深度下矩阵交织器参数估计,尤其适用于未被研究过的交织深度不等于码长整数倍的情况。仿真表明:在误码率为0.001时,无论交织深度是否为码长的整数倍,所提算法的参数估计速度均较快,且检测概率可达98%。
2014, 12(6):837-841. DOI: 10.11805/TKYDA20140612
摘要: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译码方法,相对于传统译码方法,仅需增加少量存储量便能获得接近2倍的吞吐率增益。本文将修正的最小和算法与分组双向消息传递(STMP)译码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最小和的分组双向消息传递算法(MS-STMP),并给出了相应的迭代交叠方案。随后讨论了交叠过程中2种运算单元对存储器的访问。最后以中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DTTB)标准中使用的一组LDPC码为例,计算了MS-STMP算法相对于传统双向消息传递(TPMP)算法的吞吐率增益和额外增加的存储量。计算结果表明,MS-STMP算法平均增加44%的存储量,而将吞吐率平均提高到1.85倍,相对于交叠(OMP)算法有明显的优势。
2014, 12(6):842-845. DOI: 10.11805/TKYDA20140613
摘要:为实现基于注入锁频磁控管的微波功率合成,提出一种使用虚拟仪器软件控制注入锁频磁控管相位的方法。基于LabWindows/CVI软件开发的功率合成自动化操作与控制模块,实现注入锁频磁控管的微波功率合成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反馈控制等功能。系统最小移相步进为5.6°,移相范围为-180°~180°,系统处理速度达到ms量级。实验表明,控制系统工作准确可靠,满足微波磁控管功率合成控制的需求。
2014, 12(6):846-851. DOI: 10.11805/TKYDA20140614
摘要:利用简易装置搭建“测量线”系统,采用驻波法测量了点聚焦透镜天线焦斑附近轴线上不同位置处的波长λF,与自由空间中的波长λ0相比,找出λF随轴向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并对该变化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2种点聚焦透镜天线的测量,发现焦斑附近的波长λF较之自由空间中的波长λ0有0~5%的延长,且延长量随离焦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最后对测试系统的精确度和误差源进行了分析。
2014, 12(6):852-857. DOI: 10.11805/TKYDA20140615
摘要:为了提高耦合谐振电路中负载端的工作距离,使其达到30 cm以上,并且能从负载端传输数据回发射端,基于频率分裂原理,设计了带负载匹配的能量与数据传输电路。对串联电路研究可知,满足一定传输功率的最大传输距离和负载阻值相关。而带负载匹配的串并混联电路在小幅降低传输功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等效负载电阻大小来增加传输距离。基于反向散射原理和混联电路的负载特性,可以在均衡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的情况下,选取合理的负载调制电路,实现数据从负载端到发射端的传输。matlab仿真验证了以上结论,而系统实测表明,相比于串联电路,串并混联在保证数据正确传输的前提下,极限工作距离达到38 cm,提升20%以上。
2014, 12(6):858-864. DOI: 10.11805/TKYDA20140616
摘要: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储集层孔喉内形成剩余油,这些剩余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驱油效率。目前,对剩余油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可视化的玻璃刻蚀模型进行微观动态驱替实验。对于模型中的剩余油形态进行研究分析,可以为油田的二次采油以及三次采油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使用剩余油形态的几何特征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对其进行分类识别。通过对该BP神经网络的训练测试,其具有良好的识别率,能达到快速准确分类识别剩余油形态的目的。
2014, 12(6):870-873. DOI: 10.11805/TKYDA20140618
摘要:构建领域本体的首要任务是获取领域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很多是由常用词典库中没有收录的领域合成词组成,因此抽取领域合成词对于领域本体的构建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语言规则和统计技术,提出一种结合改进互信息和语言模板的领域合成词抽取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互信息算法抽取由多字词单位构成的高频次候选领域合成词,在此基础上,利用语言模板匹配抽取低频次候选领域合成词,最后由专家进行检验,得到领域合成词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领域合成词提取准确率达到88.22%,适用于从大规模网页文本中自动高效地抽取领域合成词。
2014, 12(6):874-878. DOI: 10.11805/TKYDA20140619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神经电信号采集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无线神经电信号采集系统面临的数据量及系统功耗的限制问题。鉴于压缩感知处理信号的稀疏性要求,该方法还可应用于其他生物电信号的采集、压缩,仿真验证压缩比可达10x,重建信号的信息损失较小。另外,由于以往神经电信号采集系统只截取动作电位中的一部分电位信息,因而存在信息损失现象;而本文方法可实现信号的连续采集。
2014, 12(6):879-883. DOI: 10.11805/TKYDA20140620
摘要:大鱼际掌纹图像在采集的过程中会引入噪声。要求寻找一种既能很好地去噪,又能增强纹线信息的滤波方法。文中给出了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滤波和中介滤波的算法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并根据其原理分析,指出2种滤波方法可满足以上要求。从仿真实验结果看到:中介滤波方法处理的图像比其他方法更为清晰,并且能更好地保护图像细节;另外,峰值信噪比客观的度量数据也证明了2种方法的有效性。
2014, 12(6):890-895. DOI: 10.11805/TKYDA20140622
摘要:在分析现有局域网扩展仪器(LXI)设备的特点和实际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指出存在多用户访问控制冲突和数据共享的问题。通过采用重叠IO加事件通知的方法来增加服务器端的承载能力,并利用VXI-11协议实现互斥访问控制。利用Silverlight支持用户数据包协议(UDP)的特点,将网络负载压力转移到程控端,实现数据共享。在不同测试环境中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本文采用的方法能有效增加LXI设备的网络负载,提高信息同步的能力以及设备安全性。
2014, 12(6):896-901. DOI: 10.11805/TKYDA20140623
摘要:基于ZigBee技术实现了一种无线火灾监测系统。系统的火灾探测节点组成了一个ZigBee网络,实现了数据通信的无线化。在硬件方面,系统由ZigBee火灾探测网络、网关及监控中心组成。在软件方面,采用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的整体结构,详细说明了无线火灾监测系统的Z-Stack协议栈软件开发、ZigBee无线通信流程等,介绍了基于Web的用户操作界面。与传统的有线火灾监测系统相比,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火灾监测系统具有无需布线、结构简单、成本低、抗损毁能力强的优点。
2014, 12(6):902-906. DOI: 10.11805/TKYDA20140624
摘要:分析了基于S1000D标准的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制作平台的功能需求,给出了构造IETM制作平台系统的技术体系架构和总体功能结构,详细介绍了IETM制作平台每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重点研究了使用J2EE平台构造IETM制作平台系统的核心技术,设计的IETM制作平台具有内容编制、内容管理、内容发布、内容交付、内容浏览等功能,为IETM制作平台的软件实现提供了参考。
2014, 12(6):907-911. DOI: 10.11805/TKYDA20140625
摘要:服务质量(QoS)是用来定义网络给不同形式的流量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保障的能力。当前服务质量的体系结构和模型有多种,本文参照RFC2474、RFC2475标准,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质量——区分服务(Diffserv)应用模型,该模型包括:流量的分类器、计量器、标记(或重标记)器、丢弃器和调度器等模块,其中对于核心模块——调度器,提出基于最大延迟的加权轮转调度(WRR-MBD)算法,同时给出区分服务模型在3层以太网交换机的实现方法。通过网络测试分析仪对3层交换机QoS性能进行测试,得出在WRR调度策略下,不同优先级数据包的丢失率基本按所设置的权重比例进行分配,从而避免了严格优先级(SP)调度存在的低优先级队列“饥饿”的现象。
2014, 12(6):912-916. DOI: 10.11805/TKYDA20140626
摘要:传统鞋类销售系统数据收集不全面,准确性不高,因而导致决策不科学,并产生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鞋类销售系统数据仓库的设计,利用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探讨了基于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处理技术的鞋类销售分析设计、数据迁移、销售数据分析等问题。实现了鞋类销售系统中的数据多维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14, 12(6):917-921. DOI: 10.11805/TKYDA20140627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sigma-delta 模拟数字转换器(ADC)设计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提高sigma-delta ADC中比较器的反馈电压精确度和sigma-delta ADC的转换精确度来提高电能计量的精确度。实际应用中,电能计量芯片包括2路以上的sigma-delta ADC转换通道,一部分通路用于实现固定幅度的电压模数转换,因而电压数字量的SQNR为一定值,另外的通路则实现用户用电产生电流的模数转换,因而电流数字量的信号至量化噪声比(SQNR)随用户用电量而变,通过将电压数字量与电流数字量相乘,即得到用户所用电量及相应的有效值。经验证,当反馈电压存在x%的偏差时,会使电能计量和有效值计量分别产生2x%和x%的偏差。当电流通道SQNR低于30 dB时,会使电能计量产生0.5%的误差,电流通道有效值计量误差大于0.4%。
2014, 12(6):922-926. DOI: 10.11805/TKYDA20140628
摘要:对低温阳极键合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硅片进行亲水、疏水和表面未处理3种不同处理方式研究其对键合的影响,键合前将硅片浸入去离子水(DIW)中不同时间,研究硅表面H基和氧化硅分子数量对键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亲水处理的硅片在水中浸泡1 h的键合效果最佳。并设计了不同烘烤时间下的阳极键合实验,表明在100 °C下烘烤30 min可以有效减少气泡的数量和尺寸。由不同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键合形貌可知,通过控制硅片表面微观状态可以达到减小或消除键合气泡的目的。
2014, 12(6):927-931. DOI: 10.11805/TKYDA20140629
摘要:基于0.5 μm CMOS工艺,设计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利用黑箱理论对该器件在高电压大电流下的反向工作特性建模,在Matlab数值模拟工具中利用所建模型仿真,获得了包含一次击穿、二次击穿(硬失效)点的反向I–U特性曲线;基于Silvaco TCAD工艺器件仿真平台,经DC仿真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2种方法获得的特性曲线基本吻合,本文所建数值模型能够预测TVS二极管瞬态电压抑制时的电特性。
唐 菱 , 陈 骥 , 黄 夏 , 汪凌芳 , 王 超 , 李克洪 , 党 钊
2014, 12(6):932-936. DOI: 10.11805/TKYDA20140630
摘要:为提高惯性约束聚变(ICF)装置同步触发信号传输可靠性,收集、整理了该传输系统的故障,并将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FMECA)方法应用到同步触发信号传输系统,故障模式危害度最高的两类故障为同步触发信号时序漂移和同步触发信号受到干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开展了可靠性验证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将原型装置同步触发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成功地提高至平均无故障发次大于1 256发,并为ICF激光装置的可靠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2014, 12(6):942-945. DOI: 10.11805/TKYDA20140632
摘要:针对某型号高压电连接器在电压冲击试验中的失效现象,进行失效分析。分析手段包括X射线检查、内部检查和金相分析等。检测发现该元件存在多芯导线压接损伤、剥线损伤等缺陷。根据该高压电连接器的失效模式和各项检测结果,分析得出了其失效机理。最后,在元件设计、工艺控制、质量监控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建议实施后该元件通过了各项检测,质量可靠性得到了提升。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官网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公众号